2023年度總榜暢銷Top14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2015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

【KINYO】KIHP-2250 智慧溫控快煮杯0.5L

【KINYO】KIHP-2250 智慧溫控快煮杯0.5L

最強熱水支援,讓你隨時喝熱茶、煮泡麵

看更多
  • 會員好評 ★★★★★(78)
  • 260個人喜歡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金石堂好好聽

曲目

聽全部
  • 1 書店員導讀

作者/書店員導讀/名人導讀

為什麼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之下?或許是因為,我們缺少了被別人討厭的勇氣!「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哲學家說。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這個世界,究竟是單純還是複雜?或許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內容簡介

讓人生為之一變的全新經典,終於誕生!
日本亞馬遜年度冠軍書,連續300天長踞暢銷榜,街頭巷尾人手一冊!
榮獲日本2014年商業書大賞第三名,作者古賀史健榮獲評審特別獎!
獲選《經理人》雜誌2014年4月商管選書。
戴爾.卡內基:「阿德勒是畢生研究人類及其潛力的偉大心理學家!」
與佛洛依德、榮格齊名,並稱「心理學三巨頭」。阿德勒除了是心理學發展承先啟後之人,更堪稱自我啟發之父!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為什麼人們一直無法改變?
為什麼自卑感總是揮之不去?
為什麼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之下?
為什麼現在無法真實感受到幸福?
或許是因為,我們缺少了被別人討厭的勇氣!

一名憤世嫉俗的年輕人來到哲學家的小屋。
當他聽聞哲學家主張「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便決心前來推翻這種謬論。
這個世界明明複雜混亂,哪裡單純了?
如果幸福真的這麼容易,為什麼他還會過得這麼痛苦?

他們開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與論辯。
年輕人原以為哲學家不過是昧於現實的昏庸老頭,
但是一夜又一夜過去後,年輕人反而陷入沉思:這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哲學家說。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有人想被別人討厭?
想得到真正的自由,又為什麼非得被別人討厭不可呢?
這個世界,究竟是單純,還是複雜?人,到底能不能得到幸福?……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

出生於維也納,是一位醫師、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家,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他相信人的一切行為都有目的,並認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研究過程也應該以個人的特殊心理經驗為對象。阿德勒的學說讓心理學從「生物性」轉向「社會性」,對心理學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許多治療學派也都引用他的學說,他更被奉為家族治療的鼻祖。

名人推薦

各界好評

來自各界的勇氣推薦!

知名作家|蔡康永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黑幼龍 作家、精神科醫師|王浩威
心理諮商師|蘇絢慧 心理諮商師|許皓宜 心理諮商師|黃錦敦 諮商輔導博士|黃士鈞(哈克)
身心靈作家|張德芬 逗點文創負責人|陳夏民 影評人|膝關節 資深譯者|陳系美 勇氣推薦

這本書寫出許多我在小說創作中,至今仍不斷思考、想要了解的事。書中許多字句讓我眼睛一亮,不斷點頭稱是,或是感到驚愕。更重要的是,作品本身趣味十足,讓我不知不覺中以為在讀一本小說,最後更不知為何,竟然哭了出來。──伊坂幸太郎

   每個人內心都住著一個哲學家,同時也住著一個年輕人。或許我們都走過了年輕歲月對人生的疑惑與追尋,最終,我們終於成為我們生命的哲學家。我喜愛這本 書,不只在它的書名所帶來的一種睿智及平靜,還有在於它的內容正是每個人都曾探問過的「人生是什麼?人活著而感受到的痛苦是為什麼?我們的人生究竟在追尋 什麼?」等等這些人生問題的智慧對話。讀著讀著,心必有所感,那是你反覆經歷生活之後,你知道的,這些話語就是你生命走過的路。──心理諮商師、心靈療癒 叢書作家 蘇絢慧

如果佛洛伊德教導我們定位潛伏記憶深處的傷害,將之築成終身居住的小屋,反芻創傷帶來的宿命掙扎(要不是xxx,我 早就xxx了),那麼阿德勒便是將我們逐出傷痛之屋、逼我們勇於面對當下每一決定的嚴師(原來是我把自己害得那麼慘)。讀完《被討厭的勇氣》,身為佛洛伊 德忠實信徒的我也不得不承認,阿德勒的理論,讓人燃起想好好活在當下、不為宿命捆綁束縛的信念與熱情。「只有自己能夠改變自己」,我會永遠這樣勉勵自己, 不再逃避了。──逗點文創負責人 陳夏民

在自我價值的一千零一夜中,有位智慧長者陪伴我們一起探索……《被討厭的勇氣》就是一個這樣的存在。那些潛藏於青年時期,在那個知識毫不留情地灌注腦袋的年代,我們心裡其實早浮現許多疑問,只是還來不及尋求解答:

什麼是自由?什麼是我們想要的自由?
什麼是現狀?什麼是讓我們不滿的現狀?
什麼是當下?怎樣才叫活在當下?
什麼叫分離?不再滿足別人的期待算不算分離?
什麼叫勇氣?被討厭為什麼是一種奔向自由的勇氣?……

   這些生命議題,只要我們曾經想過,就像打開心靈之眼,將纏繞於腦海而不願離去。本書大量談論這些議題,卻不用「給你解答」的方式,而是透過哲學家和年輕 人的心理對話,輕輕柔柔、卻又精準不已地,打動我們正在思考的困惑。就像聆聽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般,如此誠懇地帶我們巡迴過,這些存在於生命裡頭如此重要的 思考。
我很希望在我年輕時,就看過這本書,那麼也許我會更懂得,什麼叫做:不用辛苦地活在別人的期待裡。我又十分慶幸,在已經經歷一陣工作的 洗練後,看了這本書,它啟發我:如何選擇與決定自己的未來。我想在更年長時,我還會再翻閱這本書,也許那時更能理解:原來接受「被討厭」,也是一種人生的 豁達。──心理諮商師 許皓宜

生命裡,我們雖然會受到過去經驗的影響,例如創傷經驗,而讓生命顯得遲滯困難。但這本書卻道出一條珍貴 的路徑:即使過去如此,我們仍能堅定地拾起想要的生活目標,盯視內心所渴求的,然後重新做出選擇並努力著,想要的生命是可以這樣創造而來的。這樣的觀點還 給人們身心很大的自由,我們絕對不是只能被過去事件所宰制,我想這應該就是阿德勒學派帶給世人最好的禮物之一了。──心理諮商師 黃錦敦

給傷沒有很重,卻又很想改變的你:這會是一本好書,如果你沒有厚重的「傷」,又有一份很想改變很想創造幸福的「決心」。
   在助人工作領域二十年的歲月裡,我見過不少辛苦的生命,明明很想改變,但是卻莫名其妙地被過去埋藏深處的傷痕給拉了回去。這些生命的傷痕,有時候深到連 主人自己都摸不著,像是鎖鏈層層深鎖的盒子。在我的諮商實務經驗裡,這樣深層厚重的傷,有時候真的需要安靜又有智慧的陪伴、等待、撫慰。
然而,大部分的傷,沒有那麼厚重,如果你自己或身邊的朋友剛好屬於這樣的落點,那麼這本書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出路。
我的心裡有一個看待人如何得以改變移動的概念圖,那些生命的「傷/困境」像是槓桿左邊把人往下壓的積累重物,而生命的主人如果在生活裡累積了足夠的資源、扎實地活出力量,就有機會開始累積成槓桿右邊的新施力點。

什麼時刻,生命的槓桿會有機會開始往向陽處移動?
這本書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對話,用一整本書的精彩內容,好好地勾勒出「如何在自己生命的槓桿施力」。一個人的槓桿如果已經傾斜向下那麼多日子了,當然不會一下子就改變,我自己很喜歡書裡的幾個經典的使力施力概念:

「從等待別人改變到決心自己要改變。」
「重新選擇的可能性/活出什麼樣的可能性,是可以選擇的。」
「把競賽對象變成夥伴關係。」
「因為擁有了被討厭的勇氣,於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甘於平凡的勇氣。」……

   書中最讓我驚豔的一段描述是哲學家說著:「難道我們為了別人的認同,就必須在坡道上不斷翻滾嗎?要像滾動的石頭一樣損耗自我,直到失去原來的形狀,變得 圓滑為止嗎?」唉唷喂呀~真是立體極了的描述呀!我們常常一不小心走了這個流程:因為怕別人不喜歡我,因而擔心焦慮,於是越活越差越不喜歡自己。如果我們 想走去相反邊的那個方向,就可以想像自己,像是書中說的:「真正的自由其實是將滾落的自己由下往上推的態度」,與其終日擔心受怕自己沒有符合別人的期待, 不如,一步一腳印,每天清晨一起床,就好好的問自己:生命的這個時刻,我最想創造的,是什麼?問了,然後就去創造一分一秒的美好!
這麼一來,即使是看似長遠的上坡路,即使會揮汗吃力,但是,美好的這個時刻,生命槓桿的施力點,正正的,真實的,落在自己的手裡、腳底。
「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向能量,而是,如果這是我生命想活出的核心渴望,那麼,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往那裡走去。真摯地祝福,打從心底想創造美好的你。──諮商輔導博士,《做自己還是做罐頭》、熱情渴望卡作者 黃士鈞(哈克)

   一部振奮人心又好讀易懂的心靈作品。它振振有詞地否定了我們舊時的心理創傷,讓人無法辯駁;並指出所有的煩惱都是來自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就是:放下自己 「認同」的需求,與他人的課題分離。然後非常務實地告訴我們如何找到自己的中心,認真地活在當下。看完之後,你絕對可以為你無意義的人生增添美麗色彩的意 義。好書!──身心靈作家 張德芬

這本書不斷地提出各類有趣的邏輯陷阱,讓讀者隨著書中年輕人的發問,一次又一次地試探自己的思考中 心到底是否會受哲學家牽引,因為哲學家對於「目的論」跟「決定論」的想法始終能夠拉扯出許多凡夫俗子陷入的謬論與自以為是。讓哲學家帶領你經歷一場邏輯思 辨三溫暖,保證你看完之後會重新釐出新的宇宙觀,這才是《被討厭的勇氣》最值得閱讀的原因。 ──影評人 膝關節

我一直認為,每個人 對自己的人生擁有絕對的詮釋權,這是任何人都奪不走的。明白這個道理是我三十二歲那年,活到不想活不下去時得到的意外禮物。此後遇見挫敗哀傷,我不會再回 頭連結過往的悲慘記憶,告訴自己有多可憐,因為它們已經被我「重新定義」,慢慢轉化成養分了。因此遇見這本書的「目的論」時,我非常驚喜!原來這個「魔 法」早就有人發現。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魔法,請發現它,並好好地運用它。──資深譯者 陳系美

讀者淚推:阿德勒,是你救了我一命!

兩年前,我得了憂鬱症;不,讀了這本書之後,我相信是自己「選擇」得了憂鬱症。更讓我驚訝的是,當初為了回歸社會所做的練習和回歸後的心情,竟然都跟書中的描寫一模一樣。謝謝你,阿德勒,原來是你救了我一命。──麻吉

衝擊力很強的一本書。對父母來說,「守護但不介入」是非常困難的事,但是我無論如何都不想讓孩子變成只會看別人臉色的人。即使將來孩子長大成人了,我相信這本書對我或他依然非常有用。──Unicorn

幾年前開始,我就一直想「擺脫認同的需求」。我覺得為了得到認同而活得小心翼翼是不對的,又找不出適合的方法,沒想到這本書竟然解決了我多年的問題!真是太酷了!──Matsu

我在不久前創業,為了爭取客戶,必須花很多時間跟人往來、看人臉色。在我非常煩惱的時候,「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道路」這句話讓我又有了自信,非常推薦給從事業務的各位。──muku

書店職人推薦:連靈魂都在共鳴!

超名作誕生!我

編輯推薦

獻給艱難旅途中,暗自流淚的鬥士。從這本書開始,你就會幸福。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哲學家說。

事情緣起於有著許多煩惱的年輕人,在他的眼裡,世界根本充滿矛盾、一片混沌,哪裡有什麼幸福可言?於是他找到一位提倡「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的哲學家,想要踢館。在漫長的思考與論辯過程中,哲學家說了上述這句令人震驚的話!哲學家為何要對書中的年輕人這麼說?怎麼會有人想被別人討厭?年輕人與哲學家討論了改變、選擇、人際關係、斷捨離、活在當下……等許多人生議題,最後會得到哪些結論?

在討論到「改變」這件事時:
年輕人堅持「人就算想要改變也無法改變」。
但哲學家說:「『人生』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決定要怎麼生活的,是我們自己。」

年輕人又提出「人的性格或氣質是不能改變的。」而且沒有人可以選擇自己的出生,包括生在這個國家、這個時代、這個家庭等等。

而哲學家用「生活型態」(對人生採取的思考或行動的傾向)來說明性格或氣質。也就是「個人如何看待這個『世界』,還有如何看待自己。你可以這麼想:把所有我們『賦予它意義』的概念集合起來,就是生活型態。狹義來說可以解釋成性格;廣泛來說,就包含了這個人的世界觀或人生觀。」

他進一步解釋道:「問題不在於過去,而是現在,就在『這裡』。現在,你在這裡知道生活型態是怎麼一回事,那麼將來要怎麼辦就是你的責任了。是要繼續堅持原來的生活型態,還是重新選一個新的,全在你的一念之間。」

其實年輕與哲學家對於每一個議題都用了許多的舉例在解說,以上只是小編的摘錄。對於「改變」,哲學家還說了以下這段話:「現在,你眼中的世界是光怪陸離、複雜而混沌的。可是當你有了改變之後,世界就會回復到單純的樣子。所以,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在於你是什麼樣子。」是啊!「心之所向,身之所往」,身心安頓了,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也影響不了你。掌握到了自己的樣子,何來「變」與「不變」的困惑。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充滿正能量的書,書中充滿警語與佳句,它告訴我們:一但找到生命的核心,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也不要回頭、勇往直前吧!全書以奧地利知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所提出的「個體心理學」為主軸,慢慢引導大家活出個人的生活姿態,進而從內在獲得真正的自由,充分享受生而為人的幸福的滋味!(文/編輯部)

*********************************************
你一定問過自己「什麼是自由」「什麼是幸福」,對吧?但是從來得不到答案,對吧?如果有人說:「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你會覺得這個人瘋了,還是覺得內心彷彿有哪裡跟著共鳴起來、嗡嗡作響?

阿德勒的知名度雖然沒有佛洛依德或榮格高,但他卻是心理學發展承先啟後之人,並對許多學派產生重大影響。全書藉著淡定哲學家與憤世嫉俗年輕人的對話,以阿德勒思想為基礎,透過論辯與思考,為我們挖掘許多自己不曾或不敢面對的真相,並進一步討論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幸福與自由的內涵。

本書雖然與心理學和哲學相關,但是請放心親近它。它淺顯易懂、沒有教條、也沒有人生勝利組,他們所經歷的困境、煩惱和掙扎都是我們曾經歷過的;許多我們無處可問的事情,那位年輕人也一一為我們代言。

阿德勒思想的確有力量改變人的一生,關鍵就在你是否擁有跨出那一步的「勇氣」。或許你看了這本書,也會跟年輕人一樣覺得疑惑、不安,甚至抗拒,但仍誠心希望這本書能為你帶來幸福的可能。(文/究竟出版編輯林雅萩)

龍顏FUN書獎徵文

作者

岸見一郎

哲學家。1956年生於京都,居於京都。高中開始以哲學為志向,進入大學後,經常 成為老師家中的不速之客,不時與老師展開唇槍舌戰。京都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結業。除了專攻哲學(西洋古代哲學,尤其是柏拉圖哲學)外,1989 年起開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學。積極從事阿德勒心理學及古代哲學的著述、演講,並擔任多家醫院精神科的「年輕人」心理諮商,同時也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的 諮商師與顧問。

古賀史健

自由撰稿人。1973年生。專門以聽寫記錄的方式從事書籍撰寫,參與過許多暢銷的商業書刊,以及非小說類書籍的出版。所撰寫的訪談稿,向來以臨場感及節奏感十足而頗受好評。

譯者

葉小燕

日語教學與翻譯工作是我快樂的泉源。目前為兼職譯者、日語教師、臺灣高等法院特約通譯。
 

目錄

楔子

第一夜 否定心理創傷
不為人知的「第三巨頭」/為什麼「人是可以改變的」?/心理創傷並不存在/人,會捏造憤怒的情緒/不受過去支配的生活方式/蘇格拉底與阿德勒/你「甘於現狀」嗎?/你的不幸,是自己「選」的/人,常常決定「不要改變」/你的人生決定於「當下」

第二夜 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為什麼討厭自己?/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自卑感,是一種主觀的認定/當成藉口的自卑情結/自傲的人,同時也感到自卑/人生並不是與他人的競賽/「會在意你長相的只有你自己」/從權力鬥爭到復仇/認錯不等於「承認失敗」/如何跨越迎面而來的「人生任務」/紅線與頑強的鎖鏈/不要漠視「人生的謊言」/從擁有的心理學到使用的心理學

第三夜 割捨別人的課題
否定「認同的需求」/不要為了滿足「那個人」的期望而活/什麼是「課題的分離」?/割捨別人的課題/一舉解決人際關係的煩惱/斬斷難題/認同的需求讓你不自由/真正的自由是什麼?/人際關係的王牌由「我」掌握

第四夜 世界的中心在哪裡?
個體心理學與整體論/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在於「社會意識」/為什麼只關心「我」?/你並不是世界的中心/傾聽更大的共同體之聲/不能責罵,也不能稱讚/「鼓勵」的方式/為了讓自己感覺有價值/只要存在,就有價值/人無法靈活運用「我」

第五夜 認真活在「當下」
過多的自我意識,反而牽制自我/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納自我/信用和信任有什麼不同?/工作的本質在於對他人的貢獻/年輕人要超越成年人/工作狂是人生的謊言/由這一瞬間開始變得幸福/想成為「特別的存在」的人有兩條路/甘於平凡的勇氣/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舞動的人生/為「此時、此刻」點上最閃亮的聚光燈吧/人生中最大的謊言/為無意義的人生增添「意義」

後記 跨出那一步的勇氣                古賀史健
後記 從這個瞬間開始變得幸福吧!        岸見一郎
 

序/導讀

後記

跨出那一步的勇氣

我的人生之中,有過這麼一段際遇:那是不經意拿起的一本書,讓我從隔天一早開始所見到的景色變得全然不同。

一九九九年冬天,當時才二十出頭、還是個「年輕人」的我,非常幸運地在池袋的書店遇上了那本書。那就是岸見一郎老師的《阿德勒心理學入門》。

他以淺顯易懂的用詞,說明了一些深不可測、而且徹底顛覆社會常識的思想。

像是否定了創傷的存在、以目的論取代原因論這種簡直有如哥白尼革命的論點。這對當時已經在佛洛伊德或榮格學派的學說中感受到一點異樣的我來說,是一大衝擊。究竟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誰?為什麼自己竟然不知道他的存在?我四處蒐購與阿德勒相關的書籍,開始沉迷其中。

但是我發現了一件事。我所探求的不單單只是「阿德勒心理學」,而是岸見一郎這位哲學家去蕪存菁後的「岸見阿徳勒學說」。

   岸見老師以蘇格拉底或柏拉圖這些希臘哲學家的思想為根基所介紹的阿德勒心理學,讓我了解到阿德勒所研究的不只限於臨床心理學,他還是一位思想家與哲學 家。例如:「人,只有置身於社會的脈絡中,才能稱之為『個人』。」這段話就如同黑格爾所說的一樣;另外,對於主觀解釋更重於客觀事實的部分,又有如尼采的 世界觀;其它還包含了更多可以與胡塞爾或海德格的現象學相通的思想。

此外,以這些深具哲學性的觀察為出發點,阿德勒心理學還挑明了「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上的煩惱」「我們由這一瞬間開始就能改變,而且可以變得幸福」「問題不在能力,而在於勇氣」……讓我這個苦惱困惑的年輕人有了完全不同的世界觀。

儘管如此,我身邊幾乎沒有人知道阿德勒心理學。不久,我下了一個決定,希望「有機會可以和岸見老師共同出版一本阿德勒心理學(岸見阿徳勒學說)的代表作」。我連絡了幾位編輯,引頸期盼那一天的到來。

後來,總算有機會可以與住在京都的岸見老師會面。但這已經是二○一○年三月的事,距離當年拜讀《阿德勒心理學》早已超過了十年以上。

那次會面中,岸見老師表示:「蘇格拉底的思想是由柏拉圖所記述留存的,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阿德勒的柏拉圖。」而我則毫不猶豫答覆老師:「那麼,就由我來擔任岸見老師的柏拉圖。」因此成為了創作本書的開端。

單純又普遍的阿德勒思想,或許動不動就被大家認為是理想論,隨口把一些事說得好像「理所當然」似的,甚至倡導那種根本無法實現的理論。

於是本書決定採用年輕人與哲學家對話的形式,將讀者們可能有疑惑的部分精心安排在其中。

如同書中所描述的,要身體力行、實踐阿德勒思想,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這當中或許有一些說法和建議會讓你無法理解、難以接受,甚至想提出反駁。

然而就像十多年前的我一樣,阿德勒思想的確有改變人們一生的力量,關鍵在於你是否擁有跨出那一步的「勇氣」。

最後我要衷心感謝岸見一郎老師,把我這個後生晚輩當成朋友看待;編輯柿內芳文先生,以超乎常人的耐力在身邊支持我;羽賀翔一先生,用精緻的插畫讓本書的故事躍然紙上;還有各位讀者的支持。

感謝各位。
                                                                                                                                                                                        

古賀史健

試閱

〈楔子〉

年輕人 「世界很單純,人生也一樣。」如果這種命題有幾分道理的話,那說的應該是孩子們的世界。小孩子不用工作,也沒有納稅之類的義務,而且在父母和社會的守護下,每天都過得自由自在。他們一定覺得未來有無限可能、自己什麼都做得到;他們的雙眼被遮住了,不必去看醜惡的現實。

但是隨著年齡增長,世界漸漸露出本性,等待在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可能,也因此翻轉為不可能。於是「幸福快樂的日子」結束,迎面而檢的盡是殘酷的現實。不只是這樣。長大後還會涉入複雜的人際關係,被迫背負許多責任。當然,許多小時候無法理解的歧視、戰爭或差別待遇等社會問題也會一一浮上檯面,讓人無法忽視。不是嗎?

如果在一個宗教力量強大的時代,或許還能得到救贖;因為神的教誨就是真理、就是世界,就是一切,只要跟隨祂的指引,就不用想那麼多。可是現在宗教式微,信仰只剩下空殼子,大家失去依靠,心裡不安、彼此猜忌。其實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自利自利地活著。

老師,請您回答我。即使面對這些現實,您還是覺得這個世界很單純嗎?

哲學家 我的回答不會改變。世界很單純,人生也一樣單純。

年輕人 為什麼?任誰來看,應該都會覺得它充滿矛盾、一片混沌吧!

哲學家 不是「世界」複雜,而是「你」把世界變複雜了。

※  ※  ※

哲學家 對當下的「你」來說,井水的冰涼或溫熱是不可動搖的事實。這就是所謂「居住在主觀的世界」。「我們如何看待事物」的這種主觀就是一切,而且是讓人無從逃避的。

現在,你眼中的世界是光怪陸離、複雜而混沌的。可是當你有了改變之後,世界就會回復到單純的樣子。所以,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年輕人 在於我?

哲學家 沒錯。好像你正透過太陽眼鏡在看這個世界,當然會覺得看到的一切都很昏暗。既然如此,你可以不用感嘆這個世界有多黑暗,只要摘下太陽眼鏡就行了。

一開始,你可能會因為世界太過刺眼,忍不住想閉上眼睛,甚至想再戴上眼鏡。這時候,就看你有沒有堅持摘下它、直視這個世界的「勇氣」了。
妳瘋了!妳不知道妳坐輪椅嗎?

一路走來,我學到了很多,也經歷不少挫折,從失落、打擊、失敗到振奮,這當中我體會到人對於生命的堅持與環境的改造,壓力越大,求生意志就必定越堅強,應變能力也越驚人。所以像我這樣經歷過艱辛與患難的人,不但有警惕、激勵他人的作用,也讓自己更能禁得起磨練與考驗。

在理事長任內,我認識了一位協會志工,偶爾要抱我上二樓去探視會員,可能因為常常需要抱我,我們朝夕相處生出愛苗,久而久之發生了感情。喜歡一個人可以讓自己變得更認真,讓我的生活好像找到了重點,開始有理由為自己改變,變得更加有精神。我們交往了五年,起初我父母非常反對,他們認為我男友是正常人,應該只是在玩弄我的感情,並不是真心對待我。

他們觀察了幾年後,發覺他對我真的很不錯,偶爾他還會陪我回鄉下幫忙載橘子到市場去叫賣。當時爸爸認為我年紀老大不小了,也到了適婚年齡,便主動找男友商量結婚事宜,男友也爽快地答應了。我們決定回去告訴他媽媽這個好消息,我想她應該也不會反對我們的婚事才對,畢竟她平常就對我視如己出。

正當我編織著即將步入禮堂的美夢時,他媽媽卻斬釘截鐵的跟我說:「妳瘋了啊?妳不知道妳坐輪椅嗎?要我兒子伺候妳一輩子啊!我不可能接受一個坐輪椅的人當我媳婦!」

這句話猶如晴天霹靂打在我心坎裡,多麼簡單的一句話就打發了我。我自問:「是啊!我坐輪椅憑什麼結婚啊?」

這件事深深擊中我的要害,也讓我的自卑心又開始作祟了。仔細想想,這幾年他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我豈能耽誤他一輩子呢?如果立場對調,也許我的父母也不會同意接受一個身心障礙者成為家中的一份子,因此我下定決心要離開他!曾經的山盟海誓與海枯石爛,一下子變得如此脆弱不堪,從此我們的戀情畫下休止符。

跟他在沒有任何條件下分手,讓我有好一陣子足不出戶,整天關在房間裡。結婚對我們脊髓損傷者來說,真的是遙不可及啊!原有的幸福和快樂,漸漸被痛苦吞噬,生活又開始變得枯燥乏味,厭倦與沮喪如影隨形。

然而一件事的結束,永遠是另外一件事的開啟。 常常決定「不要改變」〉

哲學家 當然,沒有人可以選擇自己的出身,包括生在這個國家、這個時代、這個家庭等等,這都不是自己選的,可是這些東西卻有非常大的影響力。你可能會覺得不滿,有時看著別人,心中甚至會想:「如果也能生在那種環境就好了。」

可是事情不能在這裡結束。問題不在過去,而在現在,就在「這裡」。

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定決心「不要改變」。

年輕人 什麼?

哲學家 你說自己是不幸的、希望立刻就能改變,甚至祈求可以重生變成其他人,可是到最後還是無法改變。為什麼?那是因為你自己不斷決定不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

年輕人 不不不,這完全說不通嘛!我想改變,而且是發自內心、毫無虛假的。我怎麼可能下決心不要改變?!

哲學家 大概是因為對你而言,現在的生活型態即使有點不方便或不順心,但相對來說,維持現狀還是比較容易控制、比較輕鬆吧。

如果繼續保持「現在的我」,該怎麼應付眼前發生的事,結果又會導致什麼狀況,這些大概都可以靠經驗推測出來。簡單來說,就像開一輛很習慣、很順手的老車,就算偶爾有點小狀況,也都在意料之中,可以輕鬆處理。

另一方面,要是選擇了新的生活型態,既不知這個全新的自我會遇到什麼狀況,也不知道怎麼對付眼前發生的事。未來變得難以預料、生活充滿不安,搞不好會覺得接下來的日子反而更痛苦、更不幸。也就是說,大家儘管有種種不滿,但保持「現在的我」還是比較輕鬆又安心的。

〈你的人生決定於「當下」〉

哲學家 比如你剛剛說:「如果可以成為像Y那樣的人,就能變得幸福。」像這樣,只要你一直活在「如果怎麼樣的話……」的可能性之中,就不可能改變。為什麼?因為你會把「如果可以成為像Y那樣的人」當成不改變的藉口。

年輕人 當成不改變的藉口?

哲學家 我有一位年輕的朋友,他夢想成為小說家,卻一直沒有寫出什麼作品。他的說法是,因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讓他隨心所欲地寫小說,結果當然沒有寫出東西來,更別說參加什麼文學獎甄選了。
事情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他只是藉著不參加甄選,保留一點「只要我願意,一定做得到」的可能性。他不想被人批評,更不想面對自己那麼糟糕的作品萬一落選的現實,他只想活在「只要時間夠的話,我也可以」「只要環境許可,我也能寫」或是「我真的有才華」的各種可能性之中。再過個五年、十年,他應該就會開始找別的理由,像是「我已經老了」或「我有家庭要顧」之類的藉口吧。

去參加甄選,就算落選也沒關係,說不定還會因此得到更多成長,或是了解到自己應該換條跑道。總之,不管怎樣,都能往前邁進。剛剛所說的改變生活型態就是這麼回事。如果不參加甄選、不接受挑戰,就哪裡也去不了。

〈為什麼討厭自己?〉

年輕人 我承認我討厭自己。無論如何都只看得到自己的缺點,怎麼也找不到喜歡的理由。不過我當然還是希望可以變得喜歡自己。

老師您什麼都用「目的」來解釋,那麼到底我有什麼目的,還是為了得到什麼利益,才會這麼討厭自己?討厭自己應該得不到任何好處吧?

哲學家 原來如此。你覺得自己沒有優點,只有一堆缺點。先不管事實如何,至少你有這種感覺,也就是對自己的評價非常低。問題是,你為什麼會有這種自卑的感覺?為什麼這麼看不起自己?

年輕人 事實就是我沒有優點呀。

哲學家 不是的。你之所以只看得到自己的缺點,是因為你下了決心「不要喜歡自己」。為了達成不喜歡自己的目的,才會不看自己的優點,只注意缺點。請你要先了解這部分。

年輕人 下決心不要喜歡我自己?

哲學家 嗯。不要喜歡自己,對你而言就是一種「善」。

※  ※  ※

哲學家 你說現在只看得到自己的缺點,怎麼也找不到喜歡自己的理由。接著,你不是又說「像我這種彆扭難搞的人,根本沒人想理我吧」?

你懂了嗎?為什麼你會討厭自己?為什麼讓自己只看得到缺點,變得不喜歡自己?那是因為你過分害怕被別人討厭、在人際關係中受傷所導致的。

年輕人 怎麼說?

哲學家 你擔心被別人否定,害怕被別人嘲弄、拒絕,怕自己的心受到重傷。所以你認為,與其要陷入那種劣勢中,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和別人有瓜葛。也就是說,你的「目的」是「不要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害」。
年輕人 ……

哲學家 那麼,要怎麼達到這個目的呢?答案很簡單。只要找出自己的缺點、討厭自己、變成一個不跟其他人建立關係的人就行了。像這樣,把自己變得性格孤僻、不和任何人有關連,即使被別人拒絕時,也可以當成很充分的藉口。例如:我就是因為有這些缺點才會被拒絕;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一定也會大受歡迎。

〈人生,並不是與他人的競賽〉

年輕人 關於「追求卓越」,也就是想要更好的部分,阿德勒的確承認那是一種普遍的欲望和需求吧?可是另一方面,他卻對過多的自卑感或優越感提出了警告。如果一開始就乾脆否定「追求卓越」,我還比較容易理解和認同。這樣我們到底要怎麼辦才好?

哲學家 請你想想。一提到「追求卓越」,我們很容易誤以為它是「想比他人優秀」的欲望,或是為了飛黃騰達而不惜犧牲別人的行為,會有一種排擠他人、一步步往上爬的印象。當然,阿德勒所贊成的不是這種態度,他所說的是同樣平坦的地面上,有人在前方一步步邁進,後面也有人跨步向前。請你想像一下那樣的情景。雖然大家前進的距離或速度各不相同,卻都走在平坦的地面上。因此,所謂「追求卓越」指的是讓自己的腳向前跨出一步,而不是非超越他人不可的那種競賽。

年輕人 您是說,人生不是競賽嗎?

哲學家 是呀。不和任何人競爭,只要向前跨步就行。更不需要拿別人和自己做比較。

年輕人 唉呀,這不可能吧。無論如何,我們都會去和別人比較,所謂的自卑感不正是這樣才產生的嗎?

哲學家 健全的自卑感並不是因為和別人比較而產生的,是跟「理想中的自己」比較後的結果。

※  ※  ※

年輕人 那我換個問題。雖然說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是走在同樣的地平面。可是還是有差異吧?走在前面的比較優秀,在後面追趕的就差了一點,結果還不是又回到優勝劣敗的問題?

哲學家 不是的。這跟走在前面或後面沒有關係。簡單來說,我們正在走的是一個沒有縱軸的平面空間。我們這樣走,並不是為了要和誰競爭,比現在的自己更往前一步,才是它的價值所在。
年輕人 唉呀,您這不過是一個對人生感到筋疲力盡的老人的論點啦!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必須藉著競爭的緊張感來自我提升。因為有競爭對手,才能讓自己更新到最佳狀態。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當成一種競爭,有什麼不好?

哲學家 如果這個對手和你之間算是「夥伴」關係,或許還能和自我磨練沾上邊。可是在大多數情況下,競爭對手彼此是當不成夥伴的吧。

年輕人 這是什麼意思?

〈不要為了滿足「那個人」的期望而活〉

哲學家 所謂「認同的需求」的危險性就在這裡。究竟為什麼要尋求他人的認同?大多數的情況下,是受了「賞罰教育」的影響。

年輕人 賞罰教育?

哲學家 只要採取適當的行動,就會得到讚賞;萬一做出不當行為,則要接受處罰。阿德勒對這樣的賞罰教育提出了嚴厲的批判。因為實施賞罰教育後,將衍生出一種錯誤的心態:「如果沒有人稱讚我,就不採取適當的行動。」「如果沒有人處罰我,就做出不當的行為。」於是只要得不到讚美,就會覺得憤慨,或是下定決心再也不要做這些事。這很明顯是一種奇怪的想法,不是嗎?

年輕人 不是這樣的!請您不要把事情想得那麼狹隘!我並不是在和您談論教育理念。我認為想獲得喜歡的人的認同、想被身邊的人接納,這是理所當然的需求!

哲學家 你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聽清楚了,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

年輕人 您說什麼?

哲學家 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我也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我們沒有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望。

年輕人 您、您這種說法太自私了!您的意思是要我們只顧自己,獨善其身過日子嗎?

哲學家 在猶太教的教義中,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倘若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究竟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你過的是屬於你自己的人生。如果要問為誰而活,毫無疑問是為了你自己。又如果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那麼到底是誰要去為你的人生而活?我們終究還是要顧著「自己」過日子,而且也沒有道理不這麼做。

年輕人 老師,您果然中了虛無主義的毒害!竟然說我們終究還是要顧著「自己」過日子,還說這樣是對的?這是多麼卑劣的想法!
哲學家 我不是虛無主義者。而且正好相反,老是想要尋求別人的認同、在意他人的評價,到最後你過的就是別人的人生。

年輕人 這是什麼意思?

哲學家 因為太想獲得認同,結果就依照他人「希望你是如此」的期望,拋棄真正的自我,過著別人的人生。

還有,請記住,如果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那麼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所以當別人不能如你所願地行動時,你不可以因此動怒,因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割捨別人的課題〉

哲學家 那些因為親子關係而苦惱的父母,往往認為「孩子就是我人生的一切」,把孩子的課題都當成是自己的,全部攬在身上。無時無刻不想著孩子的結果,就是當他回過神來,人生中的「自我」已經消失不見。

只是,無論怎樣把孩子的課題全部背負在身上,孩子畢竟是獨立的個體,不是每件事都會依照父母的心意。不管是念書、就業、找結婚對象,或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都不可能完全如父母所願去行動。當然,父母會擔心,也會想介入,可是剛才我也說過,「別人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就算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而活。

年輕人 連家人之間都要劃清界線嗎?

哲學家 其實越是關係親近的家人,越需要刻意將課題切割開來。

年輕人 這太可笑了!老師,您一方面談論愛,另一方面卻否定愛!如果依照您的做法和別人劃清界線的話,豈不是沒有人可以相信了嗎?!

哲學家 你聽清楚了,所謂的「相信」,其實也是一種課題分離的行為。相信別人,這是你的課題;可是別人對你的期望或信任要怎麼反應,卻是別人的課題。如果不把握這個分際、劃清界線,還要一意孤行地將自己的期望強行加諸在別人身上,立刻會變成一種騷擾式的「介入」。

假設對方並沒有如我們所希望的那樣去行動,你還能不能相信他?還能不能愛他嗎?阿德勒所說的「愛的任務」之中,就包含了這樣的提問。

年輕人 好難,太難了!這實在是……
哲學家 那當然。不過,請你這樣想想:介入他人的課題,還有背負他人的課題,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沉重又辛苦。如果你的人生正面臨著苦惱,這樣的苦惱必然是來自於人際關係。所以首先,你必須清楚知道「從這裡開始,就不是我的課題了」,然後把他人的課題切割、捨棄。這就是讓人生卸下重擔、變得單純的第一步。

〈真正的自由是什麼?〉

哲學家 不想被別人討厭是人類極其自然的欲望與衝動。近代哲學的巨人──康德稱這樣的欲望為「傾向性」。

年輕人 傾向性?

哲學家 是的。就是本能的、衝動的欲望。如果說,順著這種傾向性,也就是順著欲望或衝動過日子、像顆從坡道上滾落的石頭一樣,就是「自由」的話,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那樣的生活方式頂多只是欲望和衝動的奴隸罷了。真正的自由其實是將滾落的自己由下往上推的態度。

年輕人 由下往上推?

哲學家 石頭本身是沒有力量的。一旦由坡道上開始滾落,就會因為重力或慣性的作用不斷滾動。但我們不是石頭,是可以和傾向性對抗的;我們可以讓滾落的自己停下腳步,順著坡道往上爬。

認同的需求或許算是一種天生的欲望吧。那麼,難道我們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同,就必須在坡道上不斷翻滾嗎?要像滾動的石頭一樣損耗自我,直到失去原來的形狀、變得圓滑為止嗎?最後變成的這顆球體真的可以算上是「真正的自己」嗎?這是不可能的。

年輕人 您是說,抵抗本能和衝動就是自由嗎?

哲學家 如同我一再提到的,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所以我們希望由人際關係中解放、尋求自由。但是要在宇宙中自己一個人獨自生活,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思考到這裡,對於「所謂的自由是什麼?」可以說已經有了結論。

年輕人 是什麼?

哲學家 換句話說,「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年輕人 您、您說什麼?!

哲學家 就是有人討厭你。那正是你行使自由、讓自己生活自在的證據,是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年輕人 這、這個,可是……
哲學家 被討厭的確很難過。可以的話,還是希望不被任何人討厭,可以滿足認同的需求。可是為了不讓所有人討厭而汲汲營營的生活,不只非常不自由,同時也是不可能的任務。

想要行使自由,就要付出一些代價。而為了人際關係上的自由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

年輕人 錯了!這絕對是錯的!那才不是自由!那是慫恿大家「變成壞人」的惡魔思想!

哲學家 相信你一直以來所認為的自由就是「從組織中解放」吧。例如由家庭、學校、公司或國家等等組織跳脫出來就是自由。可是就算你由組織跳脫出來,還是無法得到真正的自由。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害怕被人討厭,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得不到自由。

年輕人 ……老師,您是要我「惹人討厭」嗎?

哲學家 我是要你別害怕被人討厭。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137195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0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78 則好評)
  • 82********888 說:
    2022-12-11
    我覺得「課題分離」是從事服務業的現代人必要知道的主題。正因為「人生很難」,所以每個人都有責任,鼓起勇氣去面對、承擔屬於自己的課題,而不應該自以為是地要求或期待他人去分擔或替他\她收拾殘局。我認為「承認自己的有限」並不是無能,而是願意承擔責任的開始。
  • li************720 說:
    2022-09-23
    書中提到沒必要向他人尋求認同,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而是為了自己而活,對於討好型人格的我非常受用,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 a5*****73a 說:
    2022-07-23
    看完這本書會讓你從另一個角度看事情,很多時候問題都是自己帶來的,人際關係就是問題的所有根源。很值得的一本書。
  • 43********152 說:
    2022-07-04
    這本書以年輕人的角度不斷反駁哲學家,到第5夜時終於認同,並配合有趣又優美的插畫呈現,著實有趣。
  • Fl*ecy 說:
    2022-06-22
    書中的主角彷彿是自己,讓人發省,要鼓起勇氣不在乎他人的眼光、不被情緒勒索,認真去面對真的不容易。
  • 98********296 說:
    2022-06-08
    做自己真的很難,但你需要做自己才能快樂,鼓起勇氣去面對被討厭這件事,人生本來就不可能十全十美。
  • 98********007 說:
    2022-05-31
    做自己意識的主人,才能夠擁有真正面對自己的勇氣,人生也不算白走一遭。
  • 15********040 說:
    2022-05-21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 53********343 說:
    2022-05-08
    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隨著年齡增長,世界漸漸露出本性
  • si********586 說:
    2022-05-08
    始於好奇此書為何暢銷而接觸了它,看了發現這書完全顛覆心理學套路,閱讀過程中很難不隨著哲學家與年輕人問答間跟著思考,這是本值得收藏隨時再閱讀的好書。
  • h9******est 說:
    2022-05-08
    在排行榜上這本書一直是暢銷書,自然會讓人對它很好奇。
  • 56********110 說:
    2022-04-24
    最初是在一齣日本戲劇節目裡看到被討厭的勇氣,本書內容更加詳盡,使用和哲學家對話的方式,使得閱讀過程十分生動易懂。書中探討的是關於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問題,透過提出不少和大眾化教育認知迥異的觀念,點醒讀者必須跳脫出來,並認知到,意見的正確性和勝負是完全沒有關係的,人際關係的壓力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思維來轉換。若能持續意識到分離課題的概念,就能從中獲得自由。
  • ja****512 說:
    2022-02-04
    「被討厭的勇氣」藉由「年輕人吐槽哲學家」的對話方式,探究「人是可以改變的、世界無比單純、誰都能獲得幸福」。書中的年輕人,就像是讀這本書的我們,將所有覺得矛盾、疑惑的地方,全都代替讀者不留情面的反駁與質疑,經過激烈的反覆論證後,道理似乎也越辯越明。
    阿德勒提出的「目的論」是本書中最主要的觀點,以目的論來說,是因為有了不想改變的目的而感到不幸,但「無論之前你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情,那對你將來要怎麼過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那是因為我們都「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鼓勵我們「自由做自己」的書,開啟我們不同的思維,提醒我們重新認識自己,不要一味追求別人認同的生活方式,也不要活在別人的期許中,不害怕改變,勇敢跨出第一步,試著讓自己的心靈獲得真正的自由。從現在開始,盡興的活在「此時、此刻」,將當下活得精采,不再拘泥過去的創傷與未知的未來,認真活在每一天,方可活出自我的價值。

  • ya****417 說:
    2022-02-04
    故事中的老人見解獨特,許多想法都顛覆傳統觀點,核心思想在於:人不要活在他人眼光或肯定下,要勇於改變,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擺脫競爭意識和關心他人都是很好的想法。此書真的值得一讀再讀~
  • 59********341 說:
    2022-02-04
    從極為特殊的觀點開始切入主題,經由對話的方式,把大主題下每一個主題節節貫串,個個主題彼此呼應,提供了人面對生活的一種活法,不失為生命迷茫之時的方向標。
  • hh**222 說:
    2022-02-04
    透過書中年輕人與長者的對話來提出質疑與回應,引導讀者進入阿德勒心理學的世界。
    「被討厭的勇氣」看似簡單實則不易,也許每位對本書產生共鳴的讀者,都需要對自己再更溫柔一點,放下不該承擔的「他人課題」,好好面對「自己的課題」就很了不起了。
  • aul5p 說:
    2020-07-02
    如何擺脫認同感的約束,過著自己想要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就算被討厭也不要放棄走自己的路,如何擺脫競爭意識,從關心他人為出發點,就可以跳脫自我為中心的思想,獨特的見解和啟發很療癒也很動人,推薦此書,讓自己也能擁有自由自在的人生。
  • 69********766 說:
    2019-05-23
    很特別的心理學書,看完之後真的會讓我思考很多 加上人本來就是群體生物又很在意別人的眼光 大概沒有一個人會希望自己是被討厭的 人群相處上本來就是會遇到一些會討厭我的人 畢竟別人的情緒只有他自己能夠決定 我只能從中檢討自己的不好並且改變自己 這是這本書帶給我生活上思考的原動力
  • am******796 說:
    2019-04-08
    這是本邊讀邊能構築自信心的書,書中透過對話的模式去頗析各種的想法,兩人的對話不是單純的問與答,不時夾雜反問反思,讀起來很輕鬆引人入勝。
  • fl*******************.tw 說:
    2019-02-21
    關於這本書,身邊不少朋友都有讀過,但是評價非常兩極,有人覺得品味過書中的文字後,心情豁然開朗;有人卻覺得這本書所想表達的,不過是一昧將所有問題推卸去別人身上。
  • bb**929 說:
    2018-08-01
    看了這本書對人生會有一些啟發和領悟,沒有人能被每個人喜歡,但是如果一昧迎合最終將失了自我,每個人都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 22*****7ma 說:
    2018-07-28
    我是一個活在討好別人而不自知的人,我不知道真正的快樂。為了擺脫這樣的心靈束縛,我不斷在書籍、文章中,尋找答案,但我的人生還是灰暗有缺口。直到看完這本書,那些缺口一塊塊被填補了,在最後只留下對它讚嘆,因為它讓我的人生流動起來,快樂起來,發亮起來,感動起來~很棒的一本書!
  • lu******l07 說:
    2018-05-12
    最近身在低潮期,因緣際會下借了這本書,雖然才看了第一章但裡面的內容深深的顛覆了我以往的觀點,或許單單一本書對於阿德勒心理學的內容無法完整的概括,但作者提取出當中的精華也是現代人急需得知的新知,深深推薦這本書,可以讓自己更能完整地擁有自己,好好讓自己在此書中洗滌自己的心靈。
  • go*********101 說:
    2018-04-30
    往往追尋著被喜歡,但也漸漸失去真實的自己;擁抱是彼此的,卻不是永遠的;被討厭不需要否定自己,而是發現更多不認識的自己;我們是獨立的個體也是社會的一份子,不需要讓陌生的自己沉浸在不真實的人際關係中,是時候解放心靈的勇氣了,是時候讀這本「被討厭的勇氣」!
  • 17********893 說:
    2018-02-14
    偶然遇到這本書,整本書透過對話方式,藉由哲學思辨角度一層一層剝開我內心的疑惑,也改變自我認知及對這個世界抱持的看法。不直接道出刁鑽的學術理論,反而留給讀者以自身經驗及體會來思考書中所要帶給讀者深刻的道理和探索自我內心的思路旅程,值得推薦!
  • pe******423 說:
    2018-01-22
    你了解自己嗎?對自己的人生感到挫折與困惑嗎? 當你對未來感到茫然時可以讀讀這本書,它會為你上一堂課! 你會發現原來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會讓你重新思考你的人生與看法 它就像是一位心理醫生會開導讓你頓悟原來一切的一切決定都在於自己 每個人都該讀過這本書,才會讓我們都更了解自己!
  • fu***787 說:
    2017-08-11
    很值收藏的一本書,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小失落瓶頸,書中的一些文字總是可以給人一些力量 生活中總是有對你喜歡跟不喜歡的,沒辦法自己選擇,但可以活出自我。
  • si*****519 說:
    2017-07-01
    用對話呈現的內容中,有許多同樣身為讀者的我們也會提出的疑問。所謂被討厭的勇氣,不是為了不被討厭,而是不要害怕被討厭。看完這本書,改變對自己的想法、對環境的看法,往更好的生活邁進。
  • pp***011 說:
    2017-05-01
    什麼是被討厭的勇氣呢?就是做你自己。書中不斷說明任何問題都是由人際關係衍生的;人類是群體生物,有許多身分,只要你願意「放下」他人,就會輕鬆自在。
  • ya****************com 說:
    2017-03-14
    去年在朋友家讀完後,覺得是一本適合細細品嘗的書,我的書架上一定不能沒有它。今年再次重讀,仍舊充滿震撼,書中以哲學家和年輕人的對話形式呈現,讀著讀著就和年輕人有了相同的感受,上一秒同他憤慨,覺得一切都是詭辯,下一秒卻又被哲學家的回答堵得說不出話,是一本值得不斷深思、一再回味的好書。
  • ma***111 說:
    2017-01-30
    喜歡阿德勒提倡的"目的論"主張:人並非受制於過去的原因而行動,而是朝向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行動。在現實生活中,外在環境的困頓也許對自己造成傷害,但對這些不利於己的事,我該採取怎麼樣的心態和回應,是我自己能決定的。了解了這些,也就能正向看待自己,不再自怨自艾。
  • su*su4 說:
    2016-12-16
    從這本書裡,我看到了很多我想過的問題及我想問的問題。裡面的年輕人大概就是我們,而哲學家就是阿德勒。我是一個在準備學測的高三生,但我覺得看這本書一點都不是在浪費我的時間,我從這本書上學到了很多,很多藏在心裡已久的問題也一一被解開了。
  • co*******520 說:
    2016-11-05
    這本書非常值得一看,看完會對人生有點改觀領悟一些道理,會覺得人真的是可以改變的,有了阿德勒這些理論在,好像就真的原本複雜難搞的事情其實可以變得單純又幸福的,不管別人怎麼說自己,只要把自己該做的做好,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言語,就可以得到自己的快樂生活。
  • sf*****477 說:
    2016-11-03
    除了小說以外我很少買這類的書, 當我收到書時開始閱讀後卻無法放下它,有一股衝動想要立刻看完,我想知道哲學家怎麼回答年輕人的疑惑,因為年輕人的問題都是我想問的問題,看完這本書再看看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似乎就轄然開朗了~~真心推薦的好書, 能引導你我的思考朝向正面
  • ri******ang 說:
    2016-10-18
    被討厭的勇氣是本很特別的書,它以兩個人的對話方式慢慢譜出勇氣與心理的道理。 只要內心變的強大,便不會去在意別人任何的眼光,因為自己知道自己的存在及想達成事物的意義。 每次心情低落時閱讀,總能給予我希望的力量。
  • su***121 說:
    2016-10-01
    追尋快樂是人的生存本能,這本書說明了一部分待人處事的態度,抽絲剝繭帶領讀者探究問題的根源,雖然不免令人必須直視自己的劣根性,如果讀者可以敞開心胸接納書中的觀念,實踐在生活當中,相信可以比較容易對一些問題釋懷。
  • de****lin 說:
    2016-09-11
    第二次再翻閱此書,可讀性依然很高.不要用別人眼光來拘束你的自由,不要把別人的課題當成自己的課題.阿德勒大師的論點對我們無論工作上,人際關係或親子關係上都會有很大的助益.從這本書我初識阿德勒,第二次拜讀之後覺得:再更深入地了解阿德勒的學說,應該會讓自己的人生有更好的改變.
  • ap***.cj 說:
    2016-08-20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書中許多觀點和佛法不謀而合。我最喜歡書中的一句話: 「關鍵的一刻,不在昨天,也不在明日,就在此時此刻。」
  • jo******104 說:
    2016-08-10
    這本書雖然是採用對話,但在對話中卻不斷地思索...讀完這本書後,我對人生的想法豁然開朗,我想我想要的不是活在別人所認為的美好而是我認為並堅信的美好。
  • al******123 說:
    2016-07-12
    看了這本書之後,覺得想法變了很多,這本書透過對話式的書寫方式,自己在閱讀的同時也能夠一同反思,非常推薦哦!
  • zx******787 說:
    2016-06-13
    現在的生活看似自由,但事實上卻又綁手綁腳,家人老闆朋友的期望,甚至是陌生人的眼光,都可能阻止你前進,想做什麼還要顧及到別人,只有不再活在他人的眼光之下,追尋自己內心的聲音,才有可能活出自己的人生
  • fa***452 說:
    2016-06-12
    如果你覺得自己過去的經歷,導致了現在的缺點,光看完第一章,你就將發現自己找藉口的窘態!以年輕人與哲學家間的對答,從凡人皆有的煩惱,經歷出阿德勒的心理學。翻開書,就將換副觀看人生的新眼鏡,即是給自己人生轉念的新契機吧。
  • zx******787 說:
    2016-06-08
    書中指出,人的煩惱都源自於人際關係,為了怕得罪別人而委曲求全,導致自己內傷,最後爆發出來一發不可收拾,唯有跳脫出競爭,喜歡本來就很好的自己,才可以發自內心地感恩生活
  • pi******101 說:
    2016-05-12
    我們總有時候活在別人的眼光下生活,覺得害怕覺得迷失,但是這輩子連自己都有討厭的人了,怎麼可能會沒有人討厭自己呢,覺得自以為是也好,但是當他影響自己的心智讓你感到悲傷,但是需要先想想到底這人是否它值得影響你的生活呢?不值得的話就不要理會了
  • wa*****g69 說:
    2016-05-08
    全書以對話錄的方式,藉由年輕人之口呈現一般人會有的困境煩惱以及對人生的質疑,而哲學家則以阿德勒式的睿智應對,看此書我好像覺得像在看釋迦牟尼與弟子的對話似的,我覺得釋迦牟尼佛的入世教導與阿德勒是殊途同歸,都是要人活在當下,不執著外物與內心,好神奇阿
  • qw***787 說:
    2016-04-30
    書中最啟發我的觀念是,把人生想像成不斷地跳舞,在跳舞的當下,盡情享受著跳舞所帶來的各種感受,不論是快樂或是悲傷,都是當下最真實的感受.只要能夠把握當下,儘管人生無常,世事多變,至少可以坦然面對過往的一切,不會後悔.
  • al********ing 說:
    2016-04-19
    看這本書之前並不知道作者這個人 上網查才知道他是世界上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台灣人普遍有怕被討厭的傳統價值觀 認為被人家討厭就是失敗的 然而實際上"真正"討厭你的人 想擺脫過去做更好的自己?看這本書就對了!
  • hn*************com 說:
    2016-04-07
    看的途中常常讓我省思很久,又突然豁然開朗,有種原來是這樣的感覺。 收穫的內容太多無法一一道來,套一句書中的話來衍伸:「當你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就已經獲得幸福了。」
  • lo****999 說:
    2016-03-21
    這本書其實是在看見內心的自己,如果不坐下來細細品味,是很難理解與讀懂它其中的含義,因為自己將會不由自主的去逃避,因為會害怕看見有弱點的自己,以及不願面對可能失敗的情境,所以給自己一段空白的時光,讓自己有機會去咀嚼自己的心境與勇氣。
  • no**ozo 說:
    2016-03-07
    內容深入淺出,人生種種煩惱,會在書中找到適合的解答。書裡關於佛洛伊德「決定論」和阿德勒「目的論」的辯證我認為最有趣。並非是因為過去發生甚麼決定現在的自己,而是現在的自己「故意」受過去影響才是關鍵。學會阿德勒目的論的思維,人想必更能活在當下。
  • m7**323 說:
    2016-03-07
    被朋友強力推薦下買下這本書,跟著書中的年輕人探討人生,問答的那些對話,真的很像是我們會跟智者問的問題呢!看完對於人生與心理學有種救贖感,但是要怎麼跨出一步,還是考驗自我的行動力了!
  • ne*****t36 說:
    2016-03-05
    這本書的文字淺顯易懂,把阿德勒心理學,用人物對話,解釋得非常精彩,內文的插畫,也很發人深省,總體而言,相當的吸引人,簡單易讀!
  • me***115 說:
    2016-02-17
    大推!整本書以對話錄的方式呈現,一邊讀的時候,你會一邊思考,一開始讀感覺有點震驚,因為跟我們的概念有些反差,但隨著作者的腳步去閱讀,思考,不乏覺得有些相同。
  • me***115 說:
    2016-02-08
    是本很神奇的書,當你在看這本以對話的形式呈現內容時,你也會不自覺的思考自己,當你深陷這本書時,你會感覺很放鬆,就像看故事書一樣!
  • qw*******118 說:
    2016-01-03
    我一開使以為是一本故事沒想到是一本對話,我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但是要完全理解,必需要有能轉一個方向思考的心態不然是是沒用的,所以在看之前可以思考一下現在能否靜下心來理解。
  • a8******455 說:
    2015-12-30
    有些問題,當身邊沒有人能夠為你解答,或是別人無法給你最好的答案時,在這本書中,你或許能從字裡行間找到解開謎題的關鍵鑰匙,並解開你人生遇到的疑惑。重新檢視自己,做好自己的課題,瞭解放下後,心情瞬間海闊天空。就算看完一遍,偶爾再翻開,還是能找到令你感動不已的字句。
  • le******131 說:
    2015-12-01
    一本探討了以「我、改變、幸福、人際關係」為主要出發點。一開始書名打動了我,使得我開始摸索如何不被討厭,而阿德勒教導我,討厭是有目地的,討厭是有選擇的、甚至討厭是課程分離為解答時,才漸漸明白。原來我太在意別人的眼光,而忽略了自己。
  • hi*****519 說:
    2015-11-03
    這本書在排行榜很久了,可是我一開始看到書名,它並沒有讓我想去翻它,直到最近沒有書可以看,所以想說去翻翻看這本書裡面在寫什麼,結果一看,媽的!好書!
  • jo*******257 說:
    2015-10-16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因應環境而迎合他人,因為不平等的立場而失去了發聲的勇氣。卻常常忘記了自己真正的想法。這本書,正是引導我們活出真我的第一步!
  • leoke 說:
    2015-09-11
    這是第一次拜讀所謂阿德勒心理學的書,就如同大多的讀者,或是書中的年輕人一樣,一開始很難去接受許多顛覆主流思維的想法,可能需要多點時間消化,不過就分離課題,活在當下及被討厭的勇氣等,倒是較能接受,只是坐起來還是很難~
  • be*******717 說:
    2015-08-20
    開始拜讀這本書時阿德勒的目的論令我感到顛覆常理,我和書中的年輕人一樣對自己沒有信心,只看的見自己的缺點,感覺彷彿是自己在和哲學家對話,一開始難以接受,但結論卻都精準的正中我的思想中心,令人感到震撼,是本令人省思值得推薦的好書
  • la*******361 說:
    2015-08-13
    有別於一般心理學的書,被討厭的勇氣教我們如何更真誠的面對自己和接受自己,是一本很適合用於自我檢查的書,最讓我受用的是把別人的功課還給他人,這很難做到,甚至於有些人會覺得不可置信,但開始練習後,會覺得收穫良多!!
  • so*****521 說:
    2015-07-27
    阿德勒的學說出發點與另外兩位心理學大師榮格,佛洛伊德迥然不同,他從人際關係著手,直接點出人們為何無法自在的活出自己,為何遲遲無法得到幸福的關鍵問題,令人對於人生課題有種猶如醍醐灌頂的省悟.
  • kk****724 說:
    2015-07-22
    原本對心理學毫不了解更無興趣的我看完本書以後覺得作者所提出的觀點,輕鬆也實用,很適合個年齡的人都可從中獲得啟發。
  • ev*******616 說:
    2015-07-20
    多麼值得人省思與重複閱讀的一本書!書中所說的觀念,實在是太嶄新了,但是又那麼地有道理。我在閱讀時,與書中的年輕人一樣,內心有反駁也有贊同,重要的是能夠一面讀一面思考。對我而言,這本書就是解答。如果有什麼正在困擾的問題,快看啊!解答就在這裡!
  • s0**961 說:
    2015-06-16
    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啟發,讓我更清楚的知道人生中一件很重要的任務 就是做好自己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課題 要懂得自行解決 而且不干涉他人 做好自己的角色 就是自由 就有了開心的人生
  • jo*******257 說:
    2015-05-17
    人類最大的煩惱,皆出自於人際之間的關係!沒有人可以被任何人喜歡,但是為了活出自己,我們麼需要被討厭的勇氣,建立優良的橫向關係
  • a8**949 說:
    2015-05-16
    看這本書之前,我從來沒聽過「阿德勒」這個人,我大概是被標題所吸引吧,人人都想要被喜歡,為什麼要被討厭?我也對書裡的觀點感到驚訝,看到書中哲學家的說法對世界大改觀,但還是很難矯正自己以往的看法,不過有時候用阿德勒的論點看待事情,會有很不一樣的體會。
  • ho****un7 說:
    2015-05-12
    書中有不少顛覆我既有觀念的論點,例如:否定心理創傷.不能責駡也不能稱讚.不把孩子的課題當成自己的...。書中年輕人總能適時把我的問題提出,由哲學家導出更清楚的解釋,閱讀本書時不宜斷章取義,應閱畢全文並用心反芻,將會有屬於自己的收穫。
  • ke**nkg 說:
    2015-05-03
    文章有許多反常識的思想理念,讀起來確實必須跟著思考,例如,阿德勒否定過去與未來,認為過去的創傷不會造成未來的影響。這與我們習慣的思考方式完全不一樣,書中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的一次次對話,讓我慢慢相信,幸福是可以完完全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 iv**413 說:
    2015-03-01
    在進修家庭相關學程時,概略地提到「阿德勒」這位學者。多年來自己想試圖找回「勇氣」這件事情,於是,我在這本書中找到了解方。不惑之年的我,對任何事情已沒有絕對的對或錯,只有如何面對當下事物的勇氣。是非常值得一讀再讀及收藏的好書。
  • eshu 說:
    2015-02-18
    本書的觀念,跟我看"當和尚遇到鑽石"的觀念有些一樣,總之,都是很棒的觀念。 這本書說的就是一種心理學,一種正面思考的能力,值得推薦。
  • ku*nyi 說:
    2015-02-07
    你有甘於平凡的勇氣嗎?平凡並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我們沒有必要刻意誇耀自己的優越性。如果人生就像一場登山攻頂的活動,那麼人生將有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在「半路上」。也就是當你征服那座山之後,「真正的人生」才開始,在那之前的上坡路只不過是「虛假的我」所度過的「虛假的人生」。
  • ab*****788 說:
    2015-01-25
    這是我第一次藉由這本書窺探「阿德勒」的學說,許多的想法都因為這本書有了很不一樣的看法,看完後,真的感覺得到了不一樣的人生。
  • ne*****t36 說:
    2014-12-23
    內容用對話形式呈現,哲學家和青年的性格鮮明,對話生動活潑,節奏感清晰明快,就像在讀小說一樣吸引人,讓人想一直讀下去,雖然是在談阿德勒心理學,卻絲毫不會覺得無聊或困難,非常棒的一本書!
  • dj**u03 說:
    2014-11-16
    阿德勒這位被戴爾卡內基盛讚的心理學家..作者以哲學家與年輕人兩者的對話錄形式..抽絲剝繭地將人類內在心緒中對心理創傷的貪戀..對求取人際認同的執念與人生任務課題的分辨..逐一的在引導思維辯證之中..獲得清晰與開闊的新正見與心證念..對生命會有宗教義理的提升..卻更容易體會與實踐
  • sr*665 說:
    2014-11-03
    原來討厭的人事物都是有其目的的.而且還是自認為是對自己好才如此堅持.只有看清這個所謂的好的真正目標.才能從中解脫.
  • li*****818 說:
    2014-11-02
    本書透過對話的方式,狠狠要你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遲遲看不完這本書,因為每每到一個段落,心裡的某個脆弱點就會顫抖,必定要好好想想才能繼續讀下去,這本書買來很值得,因為能增加自己心理能量,不被負面情緒打垮。
  • 看更多

相關商品

全選
※ 出版日十年以上商品需另下訂,調貨時間較長,無法與一般商品合併結帳,敬請見諒。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3/30 出貨 參考庫存量:5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